“便宜了这么多,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4月28日,我院呼吸科医生开出了国家第二批集采药品的第一张处方“福多司坦片”。医生来到病床前向患者陈公公介绍,这是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价格从以前的34.85元降到了7.86元一盒,患者家属拿到药品高兴地说“国家政策好,减轻了我们的负担,谢谢!”
据了解,患者陈公公每周大约要吃两盒福多司坦片,以前每周需要69.7元,现在该药每周只需15.72元,每周可节约53.98元,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解答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以下简称“4+7”试点)和扩围进展平稳,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用药质量水平提高,取得了积极成效。为进一步惠及更多患者,形成社会和产业界对改革的稳定预期。国家医保局等五部门制定了《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现对相关政策和问题进行解答。
问:什么是“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和扩围”
答:2018年11月,中央深改委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家组织集中采购试点方案》,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和沈阳、大连、厦门、广州、深圳、成都、西安11个城市开展国际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简称为“4+7”带量采购)。具体做法是由上述城市的公立医疗机构组成采购联盟,给出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进行联合采购,以量换价,其目的是为了让人民群众以比较低的价格用上质量好的药品。
“4+7”试点自全面落地实施以来,总体进展顺利,群众受益,效果显著。
2019年9月24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围的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上海开展联合招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同时“4+7”试点扩大范围到全国。
问: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对患者有什么好处?
答:国家集采通过联盟带量采购的方式,以量换价,中选药品降价效果明显。第一批集采品种25个,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第二批集采品种32个,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达到93%。32个品种中包含很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药品,比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类阿莫西林、盐酸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头孢拉定,糖尿病用药阿卡波糖、格列美脲,牙疼会用到的甲硝唑片,高血压用药吲达帕胺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等。这些常用药品降价,将有更多患者受益。
问:为什么药价可以这么低?
答:一是带量采购给企业确定的采购预期,可以大幅压缩营销费用;二是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三是及时还款降低了企业资金成本;四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可以与原研药同质量竞争,竞争促进降价。
问:什么是原研药?
什么是仿制药?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又是啥?
答:原研药主要指首家研发上市的药品,原研药已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其他企业可以进行仿制;仿制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通过了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与原研药药学等效、生物等效(即质量和疗效一致的),但成本比原研药低的等效药品,在临床上可以实现与原研药相互替代。
问:药品降价力度这么大,质量有保证吗?
答:本次国家集采坚持质量标准,以通过一致性评价作为质量的托底要求,保证其质量和疗效。其次,相关部门将对中选药品进行全周期的质量监管,监督抽验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定期汇总分析中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确保中选药品的质量。
问:中选药品和非中选药品的医保报销有什么区别?
答:同一通用名下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挂网价格不高于中选药品价格的,按实际挂网价格作为支付标准;挂网价格高于中选药品价格的,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
同一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挂网价格在中选价格2倍以内(含2倍)的,以集中采购中选价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挂网价格低于中选价格的,以实际挂网价格为支付标准。挂网价格为中选价格2倍以上的,渐进调整支付标准,3年内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